牛盈服务中心
跨越3年再聚首,三国领导人个手指紧握,到底达成什么共识,使得另外的美日瑟瑟发抖?
9月2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国际会晤。中蒙俄三国领导人在这里举行了第七次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
此次元首会晤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三年。这三年来,三方合作稳步推进,此次会面则让协作迈入新阶段。
不过如今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三国共同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能源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敲定了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方案。
这条总长度预计超过2600公里的能源大动脉,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科维克塔气田与中国能源市场直接相连。
管道设计年输气量达500亿立方米,相当于俄罗斯此前对欧供气总量的三分之一,合作期限长达30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透露,供应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会比当前俄罗斯卖给欧洲客户的价格更低。
而这协议一敲定,不仅对中俄两国意义重大,也让蒙古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对俄罗斯而言,这条管道意味着能源出口战略的重大转变。当欧洲各国纷纷寻求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之际,俄罗斯成功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东方,实现了市场多元化。
对中国来说牛盈服务中心,这条管道将进一步丰富中国能源进口渠道,为能源安全再添一层保障。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环保政策推进,中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不仅运输距离更短、供应更稳定,价格还更具优势。
而蒙古国在此次合作中收获颇丰。
作为关键过境国,蒙古将获得每年约15亿美元的过境费收入,这相当于其GDP的10%左右。
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项目,蒙古能更好地融入中俄经贸合作体系,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为自身发展寻找更多机遇。
甚至这一次,蒙古国对于与中俄合作的态度表达的干脆。
就在此次峰会前几天,蒙古国议会副主席还会见了美国众议院代表团,称美国为“重要的第三邻国”。
但很快,蒙古总统在北京的表态明确了蒙古国的外交基本盘,不管跟“第三邻国”美国怎么互动,中俄这两个“重要邻国”才是根基。
可以说,如今蒙古坚决态度实际是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
要清楚,能源合作只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一部分。2014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首次会晤时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十年过去牛盈服务中心,这一经济走廊已经结出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中俄贸易额自2016年的6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448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7.0%。
中蒙贸易额从46亿美元增至186亿美元,年均增速19.1%,均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另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建成的国家级一类口岸大约占到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网络。
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等铁路口岸运量持续增长,2024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量合计超4500万吨、中欧班列通行量合计超7700列,主通道作用突出。
如此大的惠利,如今的蒙古自然是懂得识时务。
所以蒙古代表在会上表示:“中俄是蒙古国的重要邻国,蒙方致力于密切双边关系,拓展三方合作,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增进人文交流,造福三国人民,促进地区发展繁荣。”
这番话对于正想通过拉拢蒙古来牵制中俄的特朗普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特朗普政府一直想在亚太搞“小圈子”,之前就对蒙古的“第三邻国”政策很感兴趣,觉得能借此在中俄之间插一脚。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蒙古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占到总贸易额的65%,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占20%。
而与美国的贸易额甚至不到3%。这么悬殊的数字很难让蒙古轻易抛弃主要经济伙伴,追求相对微薄的美国援助。
另外此次会晤的另一成果看似没有经济价值,却可能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
呼日勒苏赫特别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要共同庆祝纪念,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这一表态与日本近年来花费大量经费歪曲历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直白来说,直接戳中了美日的痛点。
要知道,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正在遭受挑战,胜利国无法主导秩序,却让战败国堂而皇之地坐在财富的高位上。
而如今中俄蒙三国在正确二战史观方面达成共识,积极阻止歪曲二战历史真相,这对于试图改写历史的势力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所以说,中俄蒙三国的合作不仅是双方的“战略依靠”,更是基于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利益的共鸣。
而三国在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的默契,必将在未来进一步巩固其间的关系。
当然,合作之路并非坦途。蒙古国内部分政治势力仍对过度依赖中俄存有顾虑,而俄罗斯在技术转让、价格机制等方面也保持着谨慎态度。
但无论如何,这次北京会晤已经为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按下了加速键。
参考资料:
“中俄蒙签了!每年对华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观察者网
牛盈服务中心
选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